中国人权事业航船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4-11-24 14:28:54 来源: sp20241124

  不久前,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七届会议上,针对少数国家基于政治目的攻击抹黑中国人权状况,100多个国家以共同发言、单独发言等不同方式,支持中方正义立场,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国际社会发出的正义之声充分说明,中国保护人权的历史性成就举世公认,少数国家的政治操弄不得人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促进和保护人权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强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倡导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中国人权理念、制度、政策和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日益走向成熟。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置于人权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至2.39,664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399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72.7万特困人员照护服务需求得到有效保障,742万人次获得临时救助。当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5.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坚持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各项权利,将各项人权作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全面协调发展。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5亿人,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05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升至85.5%,地表水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升至89.4%,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降至0.7%。立法机关充分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

  中国深切认识到经济发展对提升人权保障水平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促人权。2023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5.9万公里,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中国大力开展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民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提升创造高效有序的网络空间。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7亿个,光缆线路总长度达6712万公里,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604亿GB。中国网民规模接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这些成就为提升人权保障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

  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中国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不断强化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2004年,“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根据这一宪法原则,国家制定、修改和废止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各地也对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作出了相应调整,形成了中国特色人权保障法律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坚持正确人权观,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等。

  中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政策、规划和专项行动来促进人权保障真正落到实处。中国政府自2009年起连续制定并实施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确定了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目标和任务。持续采取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稳步提升人权保障水平。在特定群体权益保障方面,国家连续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连续制定《“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国政府开展专项行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遏制校园欺凌,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等。

  中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人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坚持在国际人权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反对人权政治化和“双重标准”,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国积极倡导国际人权领域的对话和交流,主张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中国陆续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人权对话或磋商机制,中国同德国、瑞士、匈牙利、希腊、欧盟等西方国家和地区组织进行人权对话或交流;同俄罗斯、埃及、南非、巴西、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白俄罗斯、古巴、非盟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组织开展人权磋商。中国社会组织在减贫、环保、教育、卫生、妇女儿童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并参与国际人权对话交流,举办北京人权论坛、中欧人权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增进不同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作者为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4日 15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