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三年后长江啥样了?30多年来首现野生中华鲟

发布时间:2024-12-16 04:06:43 来源: sp20241216

  12月7日,“绿水青山踏歌行 十年禁渔看长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重庆市万州区。

  禁渔三年后长江啥样了?水产研究专家:30多年来头回看见野生中华鲟!

  华龙网讯(林红)“干了三十多年鱼类保护工作,我还是头回看见野生的中华鲟!”回忆起2022年3月12日发生的一幕,傅秋民依然难掩激动。

  12月7日,“绿水青山踏歌行 十年禁渔看长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重庆市万州区,来到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大周基地,实地探访了万州“十年禁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大周基地位于万州区大周镇,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增殖放流站野化驯养基地,是长江珍稀名优鱼类资源保存库。该基地具有亲本保种网箱32个约800平方,目前保存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四川白甲鱼、光唇鱼、圆口铜鱼等珍稀名优鱼类。

  傅秋民是大周基地负责人,平日里主要开展各类鱼类品种的人工繁育技术攻关,是中华鲟、胭脂鱼等长江珍稀鱼类亲本资源蓄养、苗种野化驯养等方面的专家。

  去年3月12日,傅秋民和同事在巡查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条野生中华鲟。“中华鲟体型呈长梭形,全身有五行菱形骨板,正是通过骨板特征,我们判断出那是一条野生中华鲟。”傅秋民解释道。

  据了解,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和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型物种,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干了30多年保护工作,没少跟中华鲟打交道,倒是头一回看见野生中华鲟!”傅秋民说。

  上个世纪以来,受涉水工程、航运、捕捞、污染等影响,中华鲟失去了原有的产卵场,栖息地丧失和过度捕捞使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加剧了其濒危状况,野生中华鲟变得更加罕见。为什么能发现这条野生中华鲟?傅秋民认为,这跟长江生态修复成果分不开。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完成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前,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

  禁渔以来,万州区通过建立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和完善群防群治监管体系等措施,持续推动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有效进行。

  2023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三年多来,傅秋民几乎亲眼见证了长江“华丽蜕变”的过程。“禁渔后,水质越来越好,鱼群数量变多了,以前看不到的珍稀鱼类也能看到了!”他欣慰地说。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