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5:45:48 来源: sp20241130
《2024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海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图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弘扬的今天,诗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发积极的角色。这些千年风流的华夏气韵,正以无比深沉的精神推力,增强着我们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024中国诗词大会》延续“诗词大会”这一品牌优势,围绕“春天、多彩、勇毅、山河、相逢、寒暑、风味、先生、灯火、在路上”十大主题词,云集学生、石油工人、农民、支教老师、航天3D打印师、驻外机械工程师等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背景的“诗友”,以现场过招为形式,以外景出题为延展,用人们饱满的诗心、诗思和诗情,呈现新时代发展中的澎湃社会活力和昂扬文化面貌。
人生自有诗意。“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是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以水为礼,向世界展示的“奔涌成潮”的中国气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航空产品设计师李鹏伟心中最美的相逢,他参与研制的大国重器“鲲鹏”,能够振翅翱翔,奔赴苍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中老铁路建设者在国境线的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之间,连缀起的友谊诗行……这束诗意之“光”从不同的角度照进现实的气象万千和生活的瑰丽纷呈,生动折射出时代的华彩。
无论是融合动画、虚实交互、情景演绎、人工智能等多种手法的诗词情境表达,还是用外景题彰显中国不断扩大的“国际朋友圈”,或是推出诗词实体文创和数字藏品,《中国诗词大会》用“形”的更新迭代,跟上、满足甚至引领观众的审美风尚。《2024中国诗词大会》密切围绕着经典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诗人的心境、诗句的况味、诗词文化的内涵放在当代立场去解读,让观众与先贤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使得每一次相逢,都有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喜悦、“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快意。
最丰富的诗意,必然来自火热的生活。千百年来,青灯黄卷,从来都不是欣赏中华诗词之美的唯一场景。诗人浸润在诗中的信念恒久不移,而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际遇的人,总能在诗的光辉中找到相似的慰藉,这是中国诗词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中华民族的诗词先贤们,从来都是在波澜壮阔的华夏大地上,在酸甜苦辣的烟火人生里,留下他们滚烫的文字。与之相应,诗词文化也需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人们对诗词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热情,他们从传统文化中学习礼敬先贤、尊重民族历史文化,也积极地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时尚文化,并在此过程中践行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就是古典诗词确实在现代生活当中焕新了。《2024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创新诗词的解读场景和传播模式,让诗词不仅是涵咏沉潜的个体生命体验,更在充分的延展、连接与激荡中,持续构筑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希望能够有更多方式持续释放古典诗词的能量,使之丰富人们生活,提升人们修养,凝聚奋进时代的精神力量。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9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