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1:38:26 来源: sp20241119
今年7月,好莱坞迎来史上首次全行业罢工,矛盾焦点便是日渐兴起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而这只是文化创意行业对抗AI“入侵”的一个缩影。在12月10日落幕的2023中国动画大会上,AIGC也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被与会专家关注和讨论。无疑,这项饱受争议的技术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场颠覆性的行业革命。
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动画产业或许并不夸张,每一部我们耳熟能详的“国漫之光”背后的打磨沉淀都数以年计,而如今利用AIGC制作一部动画成片甚至只需要几天时间。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国家动画教研基地常务副主任雷涛介绍,AIGC可以根据动画制作者的需求,自动生成美术图像、文字剧本,并完成建模、灯光、渲染、动作调整等在内的视频画面流程。
“由AI生成美术图片,无论是西方的超写实,还是中国的水墨风,都可以轻松驾驭。”雷涛说,“同时,通过实际测试,AIGC创作的动画剧本在经过10%的人工修改后,可以达到文学编剧专业毕业两年的水平。”
不仅如此,AIGC技术还可以根据动画制作者随意哼唱的旋律生成原创动画音乐,“可以说AIGC已经可以覆盖动画生产的所有环节,并仍在不断地进化和完善”。
在雷涛看来,AIGC技术释放了动画从业者,甚至是动画兴趣爱好者的生产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动画师。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缩短了动画创作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降本增效是任何一个商业化产业永远追求的话题。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低门槛往往会带来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担忧,事实也确实如此。“近期参加某省的动漫评审会发现,十几个项目里有将近一半是完全使用AIGC的生成式图片和文字内容,这类作品没有成体系的艺术创作风格,只是机械地拼凑。”他告诉记者,“这背后是新技术驱动下产生的过度投机行为,这样的产品不仅会打击动画从业者、动画投资者,更会打击观众的信心。”
其次,如今关于AIGC产品的版权纠纷屡见不鲜,相关法律法规尚缺乏明确界定,AIGC究竟是完全原创还是“有借鉴”的原创也相对模糊。而且由于技术的飞速迭代,行业有着大量的人才缺口,高校也缺少相关的师资力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还将持续。吉林动画学院副校长罗江林表示,未来的动画人才既需要相关的专业艺术素养,也需要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紧跟媒介技术发展的技术能力,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AIGC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雷涛认为,未来动画的工业化流程一定会被新技术所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有拥抱它,排斥它是死路一条。”他告诉记者,“但这也不意味着动画从业者就可以因此躺平,坐享其成。因为内容永远是动画的灵魂,艺术作品也必然是长期沉淀的结果,拥抱技术、更好地利用技术才是未来动画的出路。”
针对目前动画行业内的投机、功利现象,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晓表示,动画从业者也应该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寓教于乐、发挥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是动画片的第一功能,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优质的原创内容。
“目前国内市场对原创的支持力度与海外相比还差得很远。”张天晓说,“各大头部长视频平台投资的100部片子里恨不得99部都是改编的,改编意味着低风险,但只有在源头上做原创,中国动画才能发展进步,真正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频道总监张宾看来,中国动画走过百年历程,无论环境怎么变,一代代动画人的童心、爱心和匠心不应改变,“这既是我们历史的底色,也是我们展望未来、坚定走下去的根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