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7:13:30 来源: sp20241127
演奏者和现场观众通过音乐的流动而对话,在不同的旋律中感受相同的情感起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青春是一段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时光。作为青年钢琴演奏者,我知道自己肩负着弘扬音乐文化的使命,同时也面临技艺提升、艺术创新的挑战。钢琴演奏需要长期磨砺积淀,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在某一时刻,由量变转为质变。没有足够的技术,无法充分表达作品的情感,也无法激荡出新的演绎可能。
有人说,钢琴演奏是孤独的,常常是独自坐在聚光灯下。但我完全不觉得孤寂,反而处于一种非常充盈的状态。演奏者和现场观众通过音乐的流动而对话,在不同的旋律中感受相同的情感起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演奏靠什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首先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作品的思想与内涵。古典音乐细腻醇厚的听觉质感、精美绝伦的展开结构、无限纵深的情感空间,都是经过时间淘洗保留下来的人类智慧,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第二步,可以考虑个人化处理,强化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好的演奏必须“言之有物”,当内容、情感和逻辑都达到具有说服力的程度,演奏自然就会有吸引力。
在繁忙的演出和练琴之余,我喜欢花些时间阅读曲谱,去探索不同作品的精神特质。有时候,一部作品演奏次数多了,感觉太过熟悉,我就会隔上一段时间再拿出乐谱阅读。这时,谱子上一些很小的标记,都能唤起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恰恰能帮助我将乐曲演出新意。我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套全新的现场作品,而且以套曲居多,这对演奏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几年前,我为自己的巡演选择了德彪西前奏曲全集。相对来讲,德彪西作品的音量幅度不大,可能不太符合观众对音乐厅演奏的预期,因而我用极致的方法予以表现,这样可以让观众更好理解套曲的内涵意蕴。2022年的巡演,我选择了斯克里亚宾。我原本有一些担心,因为斯克里亚宾的风格非常强烈,质感复杂,诠释难度极高,尤其是现场的演奏,需要考虑不同音乐厅的混响效果。然而,这些挑战对我来说同时也是极大的动力和吸引力。
今天,从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到乐团,中国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人活跃在国际舞台,这促使我思考怎样用古典音乐语言表现中华文化,怎样将中华文化意蕴融入我的演奏中。几年前,我演奏了一部代表中国风格的钢琴协奏曲《新起板》。这部作品可以称之为“用方言谱写的钢琴协奏曲”,有很多民族音乐的成分,比如豫剧、山西民歌等。其中有一个乐章,既要求钢琴和乐团默契合作,演奏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有非常自然的现场互动,甚至让观众产生即兴演奏的感觉,反响很好。
有人认为,中国原创钢琴曲缺少像《黄河》这样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作品。其实,不是我们的好作品数量不够,而是挖掘、展示得不够。我曾在国家大剧院演奏过杜鸣心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这部协奏曲1988年由匈牙利钢琴家在香港首演,后来获得第八届全国交响乐比赛首奖。作品运用现代民族和声创作,四音音列成为贯穿全曲的重要纽带,产生极富个性和色彩的主题音乐。这种不同于中国传统五音的创作手法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次有益突破。这部作品虽然不像《黄河》那样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时代性,但它讲述了人与人之间最动人的情感,以浪漫、舒缓的旋律打动听众的心。我尤其喜欢许多音乐作品的慢板乐章,因为它会展现出一个作曲家向内延伸的部分。这首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如此,像小雨落在山里的回响,有一种东方气质的意境之美。
近年来,我也致力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巡演和推广,并乐在其中。中国艺术歌曲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音乐形式,吸收了西方古典音乐的技巧,又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品质正在提升,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通过巡演,一些不为人知的优美作品被展示,可以更大范围地改变人们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印象和认识,建立更清晰的审美标准,进一步丰富歌曲曲目库和声乐比赛的曲目库,这也是中国艺术歌曲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经常有人问我,古典音乐是不是门槛很高?我回答,既是也不是。说“是”,因为古典音乐包罗万象,只有了解作曲家、曲目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思想;说“不是”,因为欣赏古典音乐没有限制,也不会有预设,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老朋友,时常见见面,聊聊天,成为日常生活中如影随形的陪伴,自然就会感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
(作者为青年钢琴演奏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7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