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7:40:21 来源: sp20250108
【光明时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4.4%,较去年三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3.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1.3%、10.1%、6.8%、6.3%。前三季度我国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得到明显释放,服务业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新动能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服务进出口稳步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
服务业既是吸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推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润滑剂与催化剂。服务业加快恢复,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大、韧性强。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加速融合,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程度稳步提升,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推动服务业增长潜力持续释放。
生活性服务业稳步恢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传统的旅游、餐饮、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社会服务等服务需求旺盛。仅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就达7.65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7.9%。今年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同比增长16.3%,票房收入增长41.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持续增加,与银发经济相关的医疗、护理、养生、保健等行业进入扩容提质新阶段。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网约车、直播销售等新兴服务业也蓬勃发展,折射出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持续提升之变。
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持续攀升,进入增长“快车道”。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占GDP比重在18%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带动服务业规模扩大,还将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两位数增长,发展潜力加快释放。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达1.35万亿元。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我国服务业量质齐升,助推服务出口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带动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在保税维修、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外包、游戏开发、建筑服务等领域加速“出海”。据调研报告,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收入达85.54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在海外引起广泛影响,为我国文化服务产品加快“走出去”写下生动注脚。
未来,以数实融合、创新和开放为牵引,积极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将进一步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充分利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契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可助力制造业实现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应抢抓本轮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契机,鼓励并支持研发、设计、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竞争力,大力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型服务业,巩固提升物流、运输、批发、零售、仓储等传统服务业。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服务业需求场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促共进,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创新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当前,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加强烈。客观来看,相比人们的需求和期待,我们在一些领域的高质量服务供给尚显不足。为此,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服务产品供给相关体制机制,提高服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科教、文体等相关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服务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创新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发展体验经济、积极壮大首发经济等,增强人们的满足感、舒适度和获得感。此外,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缩减服务业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对标国际高标准服务贸易规则,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本、市场规模等比较优势,必将为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刘洪愧,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邵婉云】